把照片拍清晰的12招

在摄影术发明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人们为把照片拍清晰做了很多努力,从大光圈镜头、自动对焦镜头、防抖镜头,到高速对焦、高速连拍、高感光度的机身。还发明了很多相关的配件,比如三脚架,快门线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让摄影师拍到清晰锐利的照片。

对于一张照片来说,清晰与否是评判照片优劣的基本的指标(为了某些特殊表现效果而特意拍摄的除外)。在专业摄影师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人物清澈锐利的眼光、动物纤毫毕现的毛发,很多人会以为这需要高档的专业器材才能实现。其实,只要设置正确、操作得当,用一台1000万像素的普通数码单反相机一样能拍摄出放大到40寸也清晰无比的照片。那么下面就来说说把照片拍清晰的几个要点。

拍照片的正确姿势

小贴士:身体要站稳当,手指按快门用力要轻。

经常看到有人在拍照的时候,按下快门的瞬间因为用力过大,相机会倾斜一下,这样拍出的照片十有八九都会不够清晰。一个摄影爱好者应该从端相机的姿势练起,用鼻子、前额顶住相机,左手托稳镜头,右手把握手柄,左手臂应该尽量贴紧身体以便得到支撑。假若你是位有啤酒肚的男士,甚至可以把左手肘支在你的肚子上,这样绝对有半个三脚架的效果。拍摄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呼吸,按动快门的动作应该非常柔和、手指力度适中,可以想象你是一名狙击手,快门便是你的武器的扳机。

用最高精度格式拍摄

小贴士:RAW+JPG 才是王道。

压缩率太高的图片也会影响清晰度。如果拍摄的照片很重要,请尽量用RAW格式拍摄,为了方便预览,也可以使用RAW+JPG格式拍摄。如果对自己拍的照片有信心,不想后期解RAW,那就用TIF,这是无损的格式。如果觉得存储卡容量有限,不得不用JPG格式来拍摄,也尽量选择精度最高、压缩率最小的。

充分利用对焦点

小贴士:尽量不使用二次构图。

早期的自动相机系统对焦点比较少,边缘对焦点的精度低,所以大家都是先用中心点对好焦,然后再略微移动相机进行二次构图。如果使用大光圈镜头,则很难保证对焦点在移动相机后仍然在焦平面上,这样就容易出现对焦不实的现象。目前数码单反的对焦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专业单反相机的对焦系统甚至可以达到61点,所以,拍照的时候尽量对焦与构图同时进行,把对焦点调整到最接近你想要的焦点的地方。

用低ISO值拍摄

小贴士:低ISO是照片细腻清晰的保证。

如果不使用三脚架,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提高ISO值也会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但是高ISO会产生噪点和干扰,让照片的素质下降,成像的细腻程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尽量用可用的最低ISO值拍摄照片。当然,前提是快门值应该足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

用最佳光圈拍摄

小贴士:大部分镜头的最佳光圈,是该焦段下最大光圈收缩两挡后的光圈值。

毫无疑问,单反相机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换不同的镜头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高档镜头的成像效果固然很好,但价格也比较昂贵。如果手上只有套机镜头的话,只要操作得当,也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每个镜头都有最佳光圈,在保证快门速度的情况下,用最佳光圈拍摄,就可以得到最佳清晰的照片。大部分镜头的最佳光圈,是该焦段下最大光圈收缩两挡后的光圈值,比如最大光圈是F2.8,那么减两挡光圈就是F5.6。

使用闪光灯拍摄

小贴士:尽量不要用闪光灯直打。

虽然我不喜欢使用闪光灯,但是在光线太暗的时候,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还是无法达到安全快门速度,就应该打开内置闪光灯或者装上外置闪光灯,来获得快门速度的保证。闪光灯用不好的话,会破坏环境光线、令成像太硬,在使用上需要格外留意。如果有外置闪光灯,可以用离机热靴连线从目标侧面半米左右、高于镜头的位置打光,这样拍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用安全快门拍摄

小贴士:新手尽量用安全快门的2倍速度,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拍虚。

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手持相机拍摄时,不至于因为手的抖动而使照片拍虚的最低快门速度。安全快门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安全快门=1/等效焦距),比如使用全画幅机身,配合焦距为5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50秒;如果是APS-C画幅的机身,还要乘以焦距系数,即50mm变成等效焦距75mm,此时安全快门为1/75秒。当然,有经验的老手往往可以以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同样拍摄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所谓的“铁手功”。

使用自拍模式

小贴士:有些型号的相机可以自行调整等待时间,可以选择5秒左右,这样就不用等太久。

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也可以用自拍模式消除手按快门产生的震动影响,因为在自拍模式下,按下快门后相机要延迟几秒才会启动快门,这样也就消除了外力对相机稳定性的影响。

快门线和遥控器

小贴士:购买副厂遥控器或电子快门线时,要问清支持的相机型号。

严格意义来讲,即便用最轻微的力度按快门,相机还是有晃动的风险,用快门线来拍照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对一些不支持快门线的机型,还可以使用遥控器。

反光镜预升

小贴士:反光镜升起时,请勿将镜头对准太阳。在光照条件特别好的地方,例如晴朗的海滨、滑雪场,请在反光镜预升后马上完成图像拍摄。

尽管前面已经有多种方法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但是在拍摄如微距、远摄等类型的照片时,单反相机反光镜上下翻动产生的机震还是会影响到相机的稳定,从而无法获得高清晰的照片。这时候可以设置反光镜预升来保证相机的稳定,不过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单反相机都提供该功能,购买时可以事先查阅一下资料。

反光镜预升的拍摄步骤是:第一步,完全按下快门按钮,这时反光镜升起,并完成聚焦。第二步,再次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曝光,反光镜落回原位。

用三脚架辅助拍摄

小贴士:用三脚架拍摄的时候,关掉相机的机身防抖或镜头防抖。

要强求人们随时背着三脚架拍摄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但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照片,还是必须使用三脚架拍摄的,比如需要大幅输出的商业片、对调焦精度要求很高的微距照片、使用难以手持的长焦镜头时,或者在光线不好、快门速度在安全值之外的时候,都要用到三脚架。三脚架还能实现一些特殊的摄影效果,比如长时间曝光的星轨、光绘等。不过,档次不同的三脚架稳定性各有千秋,既然都已经严肃到了非要用三脚架的地步,那最好还是使用质量较高、口碑较好的品牌。

后期锐化

小贴士:锐化前最好复制一个图层,这样就可以把焦点以外的地方擦除,获得局部锐化的效果。还可以在锐化结束后,调节锐化图层的不透明度滑块,通过观察屏幕选择最佳的百分比,以获得锐利而又不生硬的照片。

有时从相机机身屏幕看着很清晰的照片,传到电脑后却发现不够锐利,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锐化。如果照片是以RAW格式拍摄,那么用Photoshop解析的时候,可以调整锐化值来获得更加锐利的图像。另外,还可以用Photoshop“锐化LAB法”来调整:先将图片通过Photoshop菜单“图像/模式”由RGB转换为LAB模式,在“通道面板”选中明度通道,使用USM锐化滤镜进行锐化处理后,再转换回RGB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在锐化后物体边缘出现的色散问题。

最后的话

如果按照介绍的这12种技巧还是拍不出清晰的照片,那就有可能是手里的器材跑焦了。跑焦分为三种:机身跑焦,镜头跑焦,以及机身镜头都跑焦。按跑焦方式分,可分为两种:焦点前移(front focusing)和焦点后移(back focusing)。如果对手里的器材有疑问,可以自己拍米尺测试一下,或者到器材厂商的客户服务部门检测并且做对焦调整。

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可能,就是电脑显示器不够锐利,所幸现在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都不算贵,一台高素质的显示器也是玩摄影必不可少的一项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zhaopianpaiqingxi

(0)
上一篇 2012 年 12 月 10 日 下午 12:03
下一篇 2012 年 12 月 13 日 上午 11: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