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方兴未艾

拍照手机,手机摄影的起源

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爱拍照的人都会遇到这么一次:看到一个完美画面却没带相机,留下“如果拍下来就好了”的悔恨,从此以后连下楼买方便面都会带着相机。而那错失的画面,则会久久不去,最终决定一个人的风格。当然,风格云云有些玄虚,但快速反应画质够强的备机还是备受摄友推崇的,也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总有一天,备机也会在出门时被放在家里,于是手机就成为拍摄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最早的拍照手机是夏普在2000年11月推出的J-SH04,使用11万像素CMOS感光,市场反应平淡。但随后几年风云突变,其他厂商快速跟进,在这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也使拍照手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感光元件像素升级的同时,光学变焦、自动对焦、光学防抖技术都已应用到手机上来,卡尔·蔡司、施耐德等镜头大厂也开始推出自己的手机摄像头,拍照手机挤压数码相机市场的态势已成定局。

便携即时,手机摄影的两大优势

由于感光元件尺寸、图像处理芯片能力、镜头体积等方面的不足,手机在拍摄方面距离专业相机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但是手机也在下面两个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首先,没有比手机更随身携带时间更长的拍照设备了。你出门可能会懒得带相机,但绝对不会遗忘手机。而在某些场合,用手机拍摄更隐蔽、反应更迅速。

其次,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手机正在变为个人信息中心。拍摄的照片可以即时处理、迅速传播,这给新闻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例如CNN开始接受社交网站上的照片,直接来自事发现场群众的手机,一些摄影记者因此丢了饭碗。

iPhone手机,引领手机摄影大发展

提到手机拍摄,苹果公司的iPhone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10年6月8日,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4手机,其采用500万像素背照式传感器,等效34mmF2.4。一年半以后又推出了iPhone 4S,感光元件升级到800万像素,在条件合适的状况下已经足以获得满意的画质。而使用iPhone拍照的摄影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在著名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上,用户使用iPhone拍摄的照片数量,已经超过有史以来所有的照相机,其中不乏佳作。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也拿起了iPhone,最早被报道出来的是女摄影师Lisa Wiseman,她有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名为“新宝丽来时代”,她强调,iPhone和宝丽来的拍摄都同样随意和自然,拍摄者有着同样的心态。日前,在纽约Soho Gallery for Digital Art正在举办一个国际iPhone摄影展,照片出自专业或业余iPhone摄影者之手。

Instagram,风靡全球的摄影应用

与竞争对手相比,iPhone在硬件上并非独孤求败,但是在软件方面,iPhone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摄影类收费软件有275个以上,免费软件有300个以上,这还不包含图像处理软件。有的软件拍照控制能力强大,有的软件处理照片趣味十足。其中最著名的拍照软件当属Instagram。

8小步,搞定Instagram注册和拍摄

Instagram这个单词是Instant和Telegram的集合体,前者代表即时成像,后者代表照片分享,这也是这个软件的主要功能。Instagram于2010年10月推出,立刻大受欢迎,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千万,用户上传的照片超过1.5亿张。该软件目前在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为免费下载,只要搜索“Instagram”即可找到,点击下载后,我们可以很简单完成注册。

Instagram的界面比较简单,初次使用的话,最先出现的是热门照片集锦,下面有两个按钮:注册和登录。

注册内容较为简单,输入名字、Email、登录账号和密码,再选一个头像就可以了。

登录后,显示的是“订阅”页面,就是被用户关注的人的照片列表。每张照片下有两个按钮,一是“赞”,点它会给这张照片增加人气;另一个是“评论”,可以通过这个与照片主人互动。

屏幕下方的工具栏有五个按钮,分别代表着Instagram的五个主要功能。消息功能汇总了用户与社区其他人互动的消息,以及关注对象的社交活动。热门就是登录前看到的那个高人气照片集锦,可手工刷新,点照片进去可以看到详细内容和主人的资料。个人资料则可以寻找并邀请自己的好友、查看自己的照片和自己称赞过的照片、个人信息的管理等。

选好滤镜后,起个名字,选择同步到哪个社交网络,就可以发布了。同时处理好的照片会保存到手机相册中去。

点击拍摄按钮后,进入相片处理界面,在这里选择需要的滤镜就可以了,Instagram共有16种滤镜,效果非常丰富。

上方五个按钮,依次是加边框、闪光灯(开|关|自动)、切换前后摄像头、移轴效果、关闭。Instagram的移轴效果滤镜,可以手动设置景深和模糊程度,使用也非常的方便。界面下方三个按钮,分别是从相册中打开照片、拍摄和开启防红眼。

滤镜效果,Instagram备受亲睐的立足点

由于有很强的社交和互动功能,国内的科技媒体提到Instagram就自然而然贴上了“图片分享社区”的标签,然而他们统统没意识到,Instagram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滤镜效果。因为两个创始人都有相同的爱好,他们首先是摄影师,其次才是程序员,因此对于图像处理有着不凡的品位。他们的技术实力也非常过硬,做出的滤镜效果清新时尚、优雅得体。目前Instagram的身后有很多模仿者,但都无法追上Instagram的水平。

Instagram共有16种滤镜,其中很多都与宝丽来的成像效果接近,因为两名创始人小时候都非常喜爱宝丽来相机。例如Earlybird效果,处理完的照片呈现出一种硒色的暖调,配以柔和的暗角,生出无限的暧昧和怀旧;而Brannan则是典型的冷调,画面偏青偏暗;Walden也偏青但主体区域亮度更高;Nashville则给整张照片蒙上了一层青绿的色罩,降低反差,清新怡人。“1977”这个滤镜效果是最有宝丽来特色的一个,明显是为了纪念宝丽来1977年推出的经典机型Onestep Land Camera(Instagram的办公室就陈列着一台,并且拿它当了软件Logo)。

除上述外,还有lomo效果的滤镜Lomo-fi和Toaster,Lomo-fi中间区域图像锐利反差鲜明,饱和度高,四周的圆形暗角非常明显;Toaster则整体为红色色调并过曝了中央区域,以得到类似漏光的效果。至于X-proII滤镜则是仿正片效果,高饱和、高反差并有适度的暗角;Inkwell是非常适合高调人像的黑白效果滤镜;Hefe则是一款非常柔和的偏黄色滤镜。

社区功能,Instagram大发展的法宝

除了迷人的滤镜效果,Instagram的另一大法宝是自身高质量的用户社区。热情参与的用户自称“IGer”,个中不乏高手,贡献出大量精彩的照片。由于社区的用户参与机制,会让很多大受欢迎的照片被自动收录到“热门照片”栏目中,从而被更多的人看到。有很多人气很旺的摄影师,也把他们用其他相机拍摄的照片展示给粉丝,从而提升了社区照片质量的档次。在热门照片栏目,以日常生活记录、风光、创意摄影为主题的优秀照片比较受追捧,这也反映出草根摄影社区的趣味导向。

百花齐放,其他摄影应用推荐

除了Instagram以外,智能手机上还有其他一些比较优秀的拍照软件,以及趣味十足的图片处理软件。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些软件配合手机,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案,一个备选的拍摄思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具。需要提醒普通用户的是,别以为使用了Instagram你就是摄影师了,要拍出优秀的照片,只依靠滤镜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不拘一格的手法、千变万化的思路和放松自信的态度,这才是Instagram的精神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shoujisheying

(0)
上一篇 2012 年 12 月 7 日 下午 12:41
下一篇 2012 年 12 月 8 日 上午 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