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调整虚
我们通常采用调节光圈的方式来控制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虚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大,则越能制造出梦幻的效果。采用开大光圈的方法制造虚,是一种较简单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肖像、花卉等等摄影题材中。依据不同的题材和被拍摄对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把焦点对准主体,让前景尽量虚,或者让背景大面积的虚,都是一种好方法。另外,还可以只让中间清晰,而让前景和背景都虚,同样也有特殊的效果,我们要结合不同的被摄对象灵活采用。
微距拍摄虚
微距摄影虚的效果十分明显,我们可以将镜头对准主体,使图片的局部清晰,而让图片的大部分地方模糊,它的虚幻震撼力超强,我们一定要善加利用。要实现这种拍摄,可以使用专业微距镜头,也可以配用镜头近摄滤镜。另外,许多袖珍相机都带有微距功能,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长焦景深虚
镜头越长,景深越浅,就能产生大面积的虚化,这是许多人迷 恋的效果,其方法既实用也容易见效,可谓百试百灵。拍摄时,由于镜头较长,容易使画面拍虚,因此,最好使用三脚架,确保较高成功率。
柔光意境虚
柔光的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朦胧感强的人物和景物,通过一些辅助器材,柔光的作用会表现得更明显,使人们对画面的美感印象深刻。运用专业的柔焦镜头当然可以拍摄得特别理想,但是价格昂贵的确是一个事实。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柔光的效果,费用却极低极低。例如,可以在镜头前加纱、丝袜或薄膜,就能产生的柔光效果,纱眼越密,柔和效果越明显,拍摄女孩子时就更显得更年轻靓丽。当然,若要得到画面中心部分清晰、四周柔化的效果,可以在当中烫个小洞。
我们也可以在UV镜、天光镜上涂抹凡士林、眼药膏,或者使用便宜的柔焦滤镜,同样能达到柔光的效果。
慢速模糊虚
慢速快门会使移动的物体留下运动的轨迹,产生模糊的线条或色块,常常十分感人,也让画面富有动感。在风光摄影中,人们较多采用慢门,拍摄飘动的云和流动的水,塑造诗情画意的场面。拍摄时有时需要使用ND减光镜,使相机的快门速度足够慢。由于快门速度很慢,拍摄者最好使用三脚架,就能有效地克服相机的抖动因素,得到一张大面积模糊的虚幻艺术照片。
变焦四周虚
变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法,按动快门曝光的同时,只要将变焦环适当扭转一下,能得到中心画面清晰,四周逐渐模糊的放射线,这种有规律的线条十分生动,有节奏感,在夜景摄影时,用途非常广泛。
拍摄时,既要通过变焦让四周虚,也要保持中间部分清晰,就需要采用三脚架。
追随运动虚
追随运动虚多用于体育运动摄影、军事摄影等题材。当主体移动时,相机跟着主体的运动方向拍摄,背景就会出现虚幻的线条。
拍摄此招的要点是相机的速度不能太快,而且相机要随着主体匀速移动,并在移动中按下快门。快门速度通常控制在1/15秒左右为宜。当然,由于主体运动较快,要得到一幅成功的作品不太容易,要采用此招最好平时多多练习。
晃动创意虚
在快门释放的瞬间,同时将相机做上、下、左、右的晃动,可以出现意外的效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想,采取随机的晃动方式,令图像产生独特景象。这种方法往往会出现非凡的效果。当然画面可能会虚,90%的画面可能会成为扔掉的垃圾,但是一旦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兴奋。
玩旋转虚技巧要控制快门的速度,速度过快就来不及旋转,速度过慢就会模糊一片,好在使用数码相机,拍不好可以重来,不会花费巨大的代价。
晃动虚有多种多样形式,还有一种形式是利用被摄物自身的晃动,得到虚动的影像,由于这种影像自身的材质、色彩,有时能呈现极强的笔触感,就像油画创作一样。另外,我们常常透过挂满雨珠的玻璃,看车窗外虚动的人流,就象绚丽的水墨画一样。这些似虚却实的影像在摄影创作中有着很强的创意感,值得我们努力学习和尝试。
重影技法虚
多次曝光需要拍摄者对摄影技术有相当的掌控力,需要摄影人准确地控制住被摄主体在多次曝光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多次曝光过程中有虚有实的结合程度。经过多次曝光拍摄出的一张图片,往往十分绚丽奇特,在重影技术虚的创作题材中,多次曝光的确是实现目的的好手段。现在许多中高端数码相机都有多次曝光功能,可以让摄影师体验到胶片时代那种多次曝光的创意乐趣。然而,很多中低端数码相机却没有多次曝光功能,想得到重影技法虚的效果,可以分别拍摄几张虚实效果不一样的照片到电脑中进行合成处理,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移轴观念新
移轴摄影曾经是专业摄影师在摄影棚内用大画幅座机创作影像的专利。通过改变大画幅相机的轴心,摄影师可以使自己想要的部分达到清晰,而让其他部分都虚化,效果奇特。然而,现在数码影像技术十分普及,即便是普通的手机也能轻松尝试一把移轴效果。得到虚幻的影像,艺术感极强,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学习运用。
总结
有效控制照片中的虚与实,在摄影创作中可谓是一项基本功。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虚是完全可控的,虚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只要融会贯通,善于运用,就能使我们多出摄影作品,出好摄影作品。勇敢地虚,认真地虚,我们就可能开辟蹊径,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创作之路。
More from my site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sheyingbeijingxu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