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十、 频闪灯曝光

第十二单元 十、 频闪灯曝光 纽约摄影教程

在我们拍摄照片时,不管光源是阳光、白炽灯还是频闪灯,都必须有足够的光线照射被摄物体,才能在胶片上产生一个足以显影的影象。对于频闪灯照明,我们不能像其他光源那样使用普通的测光表测取读数。由于普通的测光表并不工作,因此要用其他方法来计算曝光景。

基本方法就是使用自动曝光频闪灯的自动模式。从原理上讲,我们根据闪光灯的指示设定好孔径的f-值,然后在有效距离内就可以拍照。但是,正像我们所知道的,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自动曝光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在明亮的大背景下拍摄一个又小又暗的被摄物体,或情形与此相反。对于这样的场景,频闪灯传感器会被背景的读数而不是被摄物体的读数所”蒙骗”。应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将闪光设置为”手动”模式,然后依照下面的方法计算曝光。

“手动”模式下,必须根据闪光灯到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计算正确的曝光量。令人高兴的是,大多数频闪装置都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有的提供了一个内置的拨盘,有的提供了一个使用简单的表格。如果频闪灯上有拨盘,我们首先应该根据胶片的ISO值设定拨盘,然后在拨盘的距离标尺上设定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最后从拨盘上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正确f-值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频闪灯提供的是一张表格,则可以直接查出f-值。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小型频闪装置的曝光表。

最左边一列表示自动曝光时应该样选取孔径。例如,ISO 100的胶片应该使用f/5.6进行拍摄;而ISO 400的胶片则使用f/11 拍摄。该表也可以告诉我们使用手动模式时如何根据胶片及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来选择孔径。例如,使用ISO 200胶片时,如果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为12英尺,则应该设定f/8进行拍摄;若闪光灯到被摄体的距离为24英尺,则要设定f/4拍摄。很明显,如果闪光灯与被摄物体的实际间距和表中的数值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它们中间的某个数值时,应该选择近似值来代替。比如,对于ISO 400胶片,实际距离是10英尺时,我们就应该将孔径设置在f/11和f/16之间。

如果我们的频闪灯没有自动功能,同时也没有提供拨盘或表格等,那该如是好?没关系,依据频闪装置的闪光指数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景。

 另一种选择—闪光指数

频闪灯的使用手册中会列出闪光指数。例如,下面就是包含在一种典型的中型频闪装置使用手册中的表格。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上面表格中的闪光指数并不只一个,由胶片的ISO值以及闪光灯到被摄体距离的计量单位(英尺或米)来决定,例如,对于ISO 400胶片,使用英制计量单位(英尺)时闪光指数为200,使用公制计量单位(米)时闪光指数则为60;对于ISO 64胶片,以英尺计量时闪光指数为80,以米作单位时则为23。它们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大家怎样合理利用这些有用的信息呢?

首先根据胶片查出正确的闪光指数,假设是ISO 64胶片,并且用英尺计量距离,那么查出的闪光指数应该是80。

然后,用查得的闪光指数(在这个例子中为80)除以闪光灯和被摄物之间的实际距离(以英尺为单位)就可以计算出任意距离拍摄时所需要的正确曝光量。相除所得的商就是正确的f-值。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A

1. 如果使用ISO 64胶片拍摄

2. 查得闪光指数为80

3. 假设被摄物距离闪光灯20英尺,80/20=4,因此正确的孔径是f/4。如果其距离为10英尺,80/10=8,因而孔径要设为f/8。

如果物体是在距闪光灯15英尺的地方,则正确的孔径应该比f/5.6稍微小一点。因为80/15=5.33。因此,只能将孔径大致设置在两挡之间。由于闪光指数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值,所有没必要非得将孔径相当准确地设置为5.33。实际上,我们只要把孔径调到比f/5.6稍小一点,就可以拍到很好的照片了。

例B

1. 如果使用ISO 100胶片拍摄

2. 查出的闪光指数为100

3. 如果被摄物在离闪光灯10英尺远的地方,那么准确的孔径为f/10,因为100/10=10。这时,我们不得不又一次近似地设置比f/11小一点的孔径。

如果被摄体距离为20英尺,则计算的结果是f/5,100/20=5。同样,f/5比f/6要小,也需要近似设置。

正如上面举的两个例子,一旦根据胶片查出闪光指数后,那为任意距离的被摄物计算f-值只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而已。如果经常使用同一种胶片,那最好在频闪装置上贴一张小小的胶带纸,注明闪光指数以便时时提醒我们。

请记住,如果频闪装置具有自动曝光功能,或者表面上具有拨盘和曝光表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闪光指数的计算了。但是,即使对于这样的装置,了解它的闪光指数对我们也有益处,至少在购买新闪光灯时对我们有用。假设我们只能在三种型号的闪光灯中作出选择,并且每种型号都具有我们想要的所有功能。这时,我们应该检查它们各自的闪光指数。一般来说,闪光指数越大,则说明该闪光灯的输出功率越大。但是,一定要注意拿苹果和苹果比较,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例如某个闪光灯说明书标出的闪光指数是针对ASA 100胶片的,而另一个闪光灯针对的是ASA 64胶片,那么作出的比较将毫无意义。比较两个装置的闪光灯指数时,要注意基于相同的ASA值。因为一些制造商经常以比较快的胶片为基础来指称其闪光指数,从而在字面上给我们一种输出功率高的感觉。

闪光指数的偏差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闪光指数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实际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精确光量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频闪灯之间光输出的正常偏差、房间的大小、墙壁和天花板的颜色以及被摄物体的色调等等。不确定的因素这么多,该怎么做呢?

实验!以闪光指数为起点进行实验。分界曝光,看看哪一次曝光最合适。如果我们在室内圈出一部分空间作为”摄影工作室”,则应该先用不同的曝光试拍几个胶卷,然后仔细检查拍出的照片,以决定怎样修正频闪装置的闪光指数,补偿工作室特有的照明反光量。通过对某种频闪装置和某种类型胶片的标准化工作,今后的拍摄工作便会既迅速又简单。

在不同的拍摄现场,可以根据下面列出的项目对曝光量时行调整。

需要减少曝光量:

浅色的墙壁和天花板

浅色调的被摄物体

较小的空间

需要增加曝光量:

深色的墙壁和天花板

深色调的被摄物体

较大的空间

而最可靠的还是采用改变孔径的方法分界曝光我们的照片。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pinshandengpuguang

(0)
上一篇 2012 年 11 月 12 日 下午 6:55
下一篇 2012 年 11 月 12 日 下午 6: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