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活动——节日庆典、慈善募捐、庆祝晚宴或者结婚典礼——为在场的人留下纪念是摄影师的主要任务。如果这场活动是定期举办的,那么我还有第二项任务,就是为推广将来的活动提供影像。
拍活动任务之一:留念
身为摄影师,我不停地在活动现场穿梭,拍摄各种类型的照片。那些参加活动的人们不会像我那样到处走动。通过不停地走动,我能拍摄到在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发生的各种事情。最终,我展示给大家的是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一切。时间过去了,但我的照片里保留了活动现场的美好瞬间。
拍活动任务之二:宣传活动
很多活动具有服务或者慈善目的。对于这样的活动,即使未被要求,我也会拍摄各种构图的照片(竖构图/横构图、近景/全景、主体在左边/在右边等)。当我的相机对准的是活动的贵宾时,这样拍摄更加重要。有了以活动贵宾为中心的不同构图的照片,我的照片被发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使用闪光灯连线离机闪光』
在人群中独自拍摄
我拍摄每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举办的年度艺术节。这种场合下,我通过一条螺旋管离机E-TTL 线缆把闪光灯和机身相连,为了拍摄最佳照片,我双手将闪光灯和相机举过头顶拍摄。相机在头顶上方的时候,EOS 5D Mark II 的实时取景(Live View)功能对构图的帮助非常大。
使用自动变焦
在活动现场,我基本上不会尝试戏剧化的照明——特别当我在中午的阳光下跑进跑出时。我所需要的只是柔和的补光。现在,如果你仔细看一下这张最终的照片,你会发现闪光确实在画面的下半截衰减了。那么发生了什么事——如果闪光灯在自动变焦方式下,那么它的覆盖范围应该能与镜头视角匹配的。好吧????当闪光灯高举过头顶时,有时候我会略微偏离了方向。不过对于这张照片,渐晕效果有助于将你的视线集中到脸部。
闪光灯提供了亟需的补光。如果你看一下主体脸部的细节,你可以发现闪光灯产生了漂亮的眼神光和硬朗的影子。没有这些,这张照片就会变得毫无效果。
照明细节
环境:室外,有斑点的阴影
时间:午后
现场光:背光,阴影下
闪光灯:580EX
测光模式:E-TTL
闪光曝光补偿:0
变焦/摇摆:自动变焦
与主体距离:
大约3-3.7 米
高度:举过头顶,约2米
触发:闪光灯通过OC-E3 线缆连接相机
在人群中独自拍摄
如果我独自拍摄,在拥挤的人群中快速移动,我会用OC-E3 线缆把580EX 连接到相机,并把它举在一臂开外。读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知道为什么闪光灯需要离机使用了。
至于为什么我喜欢手持闪光灯而不使用闪光灯架——这更多的只是个人风格而已。如果你不喜欢闪光与镜头位于同一直线的感觉,那么放下闪光灯架,用左手骄傲地举起闪光灯吧。
E-TTL 是活动摄影的必需
如果主体与闪光灯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变化,我就会用E-TTL拍摄。对于活动,我总是用E-TTL拍摄,并使用闪光曝光补偿来上下调节闪光灯的功率。也有两个例外,前提都是我在活动开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灯光并确定合适的曝光量。如果参与者走到固定的位置拍摄——比如与名人的合影留念。使用手动模式可以避免E-TTL的预闪造成人们闭眼。如果人们循环经过一个预先确定的地点拍摄——比如你拍摄一场赛跑,很多选手跑过终点线。使用手动模式比E-TTL 模式有一个小的优势,因为没有预闪,电池可以坚持更久一些。
在开阔地独自拍摄
有些活动是比较非正式的,人们松散地分布在较大的区域。如果我独自拍摄这样的活动,我会切换到佳能的内置无线模式,把从属闪光灯固定在曼富图5001B(微型)立架上。这让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离机闪光的优势——也就是说,将闪光灯放在与镜头主体轴线成45°~135°角度的位置,视觉效果比仅仅靠我的左手离机举起要好很多。
在活动现场触发离机闪光灯
我最喜欢的方法是使用最少量的器材和最简单的技术。以下是我在活动现场触发离机闪光灯时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
离机线缆——这让我在手持闪光灯时能保留全部E-TTL 的功能。它也是你使用闪光灯架时的解决方案。
佳能内置无线——如果我把离机闪光灯装在立架上拍摄,我会使用佳能的内置无线系统。为了确保主控和从属能相互沟通,我会摆动主控闪光灯的灯头,并将灯管变焦到105 毫米。拍摄室内活动时,你可以把闪光灯藏在海报或者某个人的后面,并依然可以触发——因为来自主控闪光灯的信号会从墙面反射。
无线触发器——在快速移动的拍摄过程中,从属闪光灯的位置不断变化,无线触发器让我再也不用担心它们与主控闪光灯之间是否保持着可视连接。
Tips:活动拍摄
为所有关键设备准备后备。设备总是在活动现场出现故障——常常由于压力下的操作失误。如果你计划用无线拍摄,那就需要带上至少两只能担当主控任务的500系列闪光灯。两个机身也是必须的。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租或者借后备设备。
前一天晚上把所有(相机和闪光灯使用的)电池都充满电。带上你认为需要的电池数量的两倍。
提前查看场地。你不仅需要熟悉空间的布局,也需要考虑一天的不同时间光线会如何变化。
向客户要一张所有与会成员和贵宾的名单,同时找人替你介绍认识这些成员和贵宾。你自己不会知道他们是谁,也没有时间追踪他们。
『使用支架和柔光箱离机引闪』
拍摄活动时,我到处走动,我的主体也在到处走动。所以,我会把一个Lastolite Ezybox 柔光箱装在一个撑杆上,让助手背着跟着我到处走。因为主体到闪光灯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使用E-TTL 模式。我用闪光曝光补偿来临时对闪光功率做一些微调。为了触发从属闪光灯,我把机顶主控闪光灯头指向左边,然后把从属闪光灯体转向右边。如果你经常拍摄这一类的活动,那么一套E-TTL 无线电波触发器,比如RadioPopper P1 或者PocketWizard的Mini/Flex,会非常有帮助。
暖调的明胶片
现场光线是白炽灯,所以我在从属闪光灯上贴了一片全密度CTO明胶片。我没有把白平衡设为钨丝灯,而是采用了自动白平衡(AWB),给肤色带上了一层优美的暖调????也许,是美酒与音乐让每个人都暖意浓浓。
照明细节
环境:葡萄酒厂
时间:傍晚
现场光:白炽灯
闪光灯:两只580EX,
一只作为主控(禁闪),
一只作为从属
测光模式:E-TTL
闪光曝光补偿:+1
变焦/摇摆:主控闪光灯头变焦到105毫米,摆向从属闪光灯。
明胶片:从属闪光灯上安装全密度CTO
修饰附件:从属闪光灯装在柔光箱的热靴上
与主体距离:
大约1.2-4.6 米
高度:举过头顶,但是一直在变化
触发:佳能内置无线系统
『使用支架和柔光罩离机引闪』
推翻相机的决策
下面是天才酿酒师的葡萄园婚礼的拍摄安排。快速测验:测光表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你的回答是把世界变成中性灰色。(如果不是这个答案,请回到前面的内容复习一下。)所以,当相机看到一个黑色为主的场景时,它通常会曝光过度,因为它被设计成把这个大量黑色的场景变成中性灰色。
这正是右图的情况。这张照片绝对算不上吸引人,因为相机将场景严重曝光过度了。我们在云层中所看到的丰富色彩也被削弱了。我的回应是:把曝光补偿调整为-12/3 挡。你从下图可以看到,云层的漂亮色彩回来了。当然,如果没有闪光补光,这个照片依然没有用。
把那个带明胶片的柔光罩撑起来
要获得漂亮的闪光补光有两个秘密,而且它们是相关联的。我在闪光灯上贴了一张1/2密度CTO 明胶片,然后在外面罩上柔光罩。你可以在下方示意图中看到这个组合的样子。1/2 密度CTO 使得闪光带上暖调,能与夕阳很好的混合。没有它,闪光会很明显地显得偏冷。然后,我让助手用曼富图微型立架(型号5001B)将闪光灯举过头顶,放在两位新人的正上方,正好位于画面之外的地方。漂亮的光线衰减来自于Sto-Fen 与新人头部的近距离。如果把闪光灯稍微离得远一些,光线会更加均匀一些——“戏剧化效果”也就更淡一些。
照明细节
环境:室外,葡萄园
时间:日落之后15分钟
现场光:对着夕阳拍摄
闪光灯:一只580EX 装在机顶作为主控(禁闪),一只580EX作为从属,装在微型立架上,由助手举起
测光模式:E-TTL
闪光曝光补偿:+1
变焦/摇摆:主控闪光灯头摆向从属闪光灯
与主体距离:大约1.8米
高度:大约2.4 米
触发:佳能内置无线
明胶片:1/2密度CTO
修饰附件:Sto-Fen 柔光罩
More from my site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huwaihuodongpaisheshang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