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摄影花卉拍摄的十大实用技巧

静物摄影花卉拍摄的十大实用技巧

 

『柔和的散射光』

有云的阴天是拍摄花卉的好时机。云把太阳遮住后,光线成为散射光,比较柔和,阴影比较浅淡。花朵鲜明的颜色不会被刺目的直射阳光给冲淡,色彩会相对饱和,细节更加丰富、过渡更加自然悦目,还可以直接利用天空作为一个干净的背景。如左图,画面柔和清新,以低视角简化背景,散射光下,天空与花的光比较小,不需要后期调整,细节就能得到很好表现。如果在室内拍摄,为闪光灯加上柔光罩或用柔光箱作为主光源都可以模拟阴天散射光的效果。静物摄影花卉拍摄的十大实用技巧

『需要找的逆光』

逆光拍摄的对比效果强烈,可以得到更加通透的空间效果,如果在阳光灿烂的晴天拍摄,早晨和黄昏是很好的选择。此时,是晴天中光线最柔和的时候,而且光线角度低,可方便地选用逆光拍摄。但并不是说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就只能罢手。右图就是摄于夏季的下午14∶37分,正值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正常视角下的花多为俯视效果,此时在顶光的照耀下我们眼中的花卉会是一片亮白。作者创造性地选用了低角度仰拍实现了逆光效果,克服了顶光的平淡。可见,只要想用逆光拍摄,无论太阳高低,都能够实现。此外,选用小光圈正对太阳拍摄能够获得更强的光芒效果。

『呈现动感的慢门』

如果突然遇到一个阴沉的大风天,非但不该扫兴,还应感到高兴才对。因为美丽的花仙子将要翩翩起舞,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绰约风姿。此时,首先想到的是用慢门,但在室外拍摄,一般光线都很充足,降低快门速度,就需要缩小光圈,调低感光度。如果风太小,即使快门速度降到最低,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四级及以上的风更容易出效果。有了足够大的风,快门速度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左图为例,合适的快门速度能够实现虚实结合的效果,可变换速度,多试几张。如果实在无法实现虚实对比,可在同一位置拍摄两张,一动一静,放置在两个图层中,用蒙版配合柔角画笔擦拭出过渡自然的虚实效果。如快门速度实在难以降低,还可以配合ND滤镜减少通光量。

『长焦穿透前景』

公园成片的郁金香会令我们心花怒放,可是拍来拍去却很难拍出新意。这位作者有着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精神,要求自己一定要拍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照片。他用400mm的长焦镜头(焦距转换后相当于600mm的视角)躲在远处,透过开满桃花的枝条,观察郁金香,找到既通透有又遮挡效果的部分,通过手动对焦将焦点对在郁金香上,通过景深预测观察清晰范围,确定现场合适的光圈为F/18,得到了这张既清晰又朦胧梦幻的作品。效果相当于为作品蒙上一层粉色的薄纱。

『凡士林、半透膜』

凡士林是静物、花卉摄影中一件很实用的工具,很容易在药店买到。著名摄影家石广智的《花非花》系列作品中,就有许多是用凡士林抹在透明玻璃上,以玻璃为前景拍摄花卉的精美作品。凡士林不仅能实现半透明效果,还可以用手抹出许多纹理效果作为装饰。此外,可以向涂抹好的玻璃上喷水,制造清爽的水珠效果,有了凡士林,水珠更容易附着,不会因为重力很快滑落。前景作足文章后,背景一样可以装饰,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衬在远处,制作出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背景色。如右图。除了凡士林,还可以用半透明塑料薄膜等半透明体遮挡花朵进行拍摄,同样能取得虚实相间的效果。如下图。

『关注特殊线条与形状』

在花卉的枝叶、花朵中,暗藏着许多有趣味的线条或者形状,它们天然存在,但是不经过摄影师认真、细致、精彩的提炼,是不容易被看见的。怎样才能拥有这种提炼的能力呢?关键在于培养自己观察的能力。有人说,摄影师在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这是一种夸张,但是优秀的摄影师确实比其他人多了一种善于观察的能力。面对一个事物,优秀的摄影师不仅是看到了,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找到自己心目中该事物最美的一个角度。初学时,需要强迫自己观察,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去观察了。

『微距拍出陌生感』

如果相机中有微距模式,或者拥有专业的微距镜头,那么拍花卉时,就多了一个拍出新意或者说拍出陌生感的机会。微距的最大魅力不在于把某个局部放的有多大,而是在于能够展示出神秘而陌生的微观世界。面对微观世界,并不是随意一拍,都会使人震惊,摄影师同样需要仔细观察,尽心提炼,才能得到清新脱俗、富有韵味的照片。实践证明,那些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似花非花,更有陌生感、神秘感的照片最终会脱颖而出。

『利用周围环境』

有人拍花,思维常常坠入花中,不是特写,就是微距,就是不能跳出来,以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花,表现花。也许是手中的镜头过于专业,过于便利,反倒使自己的思维受限。其实,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都可以用来拍花,也会创作出十分优秀的作品。当考虑把花所处的环境收入作为陪体时,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就马上显现出其价值。如下图1,作者发现了花枝与建筑和谐的呼应关系,并且需要前后都足够清晰,恰好手中的相机配有标准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由于视角广,不容易获得虚化的小景深效果,但是想要获得虚实结合的画面仍然有办法,如下图2,就是使用标准镜头配合慢门,等待风起的一瞬间拍摄而成。

『发现黑白对比』

有句话叫“全白非为白,有黑方有白”。就是说,没有黑的衬托,我们是无法感知到白究竟有多白的。以黑衬白或以白衬黑是黑白摄影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法。花卉摄影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右面这幅作品。当发现一个非常好的明暗关系时,我们可以不考虑色彩的搭配,只经营明暗的组合。以黑白的眼光观察花卉,相信您的作品很可能拥有彩色无法替代的魅力。另外,黄色滤镜在黑白摄影中,可使黄色变浅,蓝色变暗;红色滤镜在黑白摄影中可使红色变浅,使蓝、绿、紫色景物的影调变深。拍摄时,可在彩色模式下直接使用彩色滤镜,后期转为黑白。还可利用黑白模式和其中内置的滤镜效果,直接拍摄。

『就地取材,创新背景』

避免背景平淡的办法就是脱离自然界中原始的背景,创造出一个新的背景。以往的老办法比如在花的后面衬一块黑布或彩布,就是为了换一个更简洁、新鲜的背景。而左图这个方法很新,它就地取材,直接创造了一个虚的背景。本片分两次拍摄而成,清晰和模糊的部分各一张。第一张,用较慢的快门速度1/15秒左右对准花卉,晃动相机的过程中,按下快门,留下较长的虚影。第二张,逆光拍摄得到清晰的郁金香,尽量使背景虚化。在Photoshop中再将两张作为两个图层,选择叠加的混合模式,用蒙版配合柔角画笔擦拭出过渡自然的虚实效果。此手法简单,且背景和主体在色调上容易和谐一致。可比多次曝光控制得更加精准。

『总结』

镜头无论是广角、标准、长焦、微距,只要了解自己镜头的特性,结合文中的技巧,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在实践中积极创新,相信您一定会创造出更新的拍摄方法、拍出更精彩的花卉作品。繁花似锦的季节已经到来,心动不如行动吧。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huahuipaishejiqiao

(0)
上一篇 2013 年 1 月 7 日 上午 11:34
下一篇 2013 年 1 月 15 日 下午 10:33

相关推荐

  • 圣诞节静物拍摄法

    1 如何拍摄整体气氛   首先,表现圣诞树较好的方法是通过低角度来展现圣诞树的宏伟高大。选择角度的时候要刻意避开高楼大厦,让圣诞树的正后方背景是干净的天空,否则圣诞树的宏伟感会被后…

    2013 年 12 月 25 日
  • 景物摄影鸟语花香

    花鸟“穿越” 我爱好摄影已有十几年时间了,我居住在东北,冬季天寒地冻,即便还有留鸟,也由于其自我保护的天性,毛色都生得暗淡,以适应其生存环境。所以春暖花开时,拍“鸟语花香”一直是我…

  • 静物主题

    静物主题  静物摄影 采用无生命的物体拍摄,使你有时间选择合适的被摄体,寻找理想的背景,使用闪光灯时巧妙地布光,以及进行细微的构图调整。所有这些你都可以按自己的速度贯彻落实,而无须…

  • 8招拍出有趣的蜘蛛网

    1选择一个无风的清晨出门 因为蜘蛛网很轻,微小的风就能吹动它,选择一个无风的日子拍摄,会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选择清晨出门的好处是,清晨的露珠还没有消失,结满露珠的蜘蛛网,更具吸引…

    2013 年 10 月 11 日
  • 自然物特写

    自然物特写  自然风光摄影 自然史摄影并不局限于那些拥有专业微距镜头的摄影师。这几页上所示的影象都是采用35毫米照相机配以一只150毫米的长焦镜头拍摄的。许多现代的变焦镜头也具有微…

  • 静物用光

    静物用光   景物摄影  静物摄影 在很大程度上,静物用光取决于画面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在最后的照片上它们将要呈现的透明度、固态程度和色彩饱和度。一般来说,柔和的正面光照明具有一种…

  • 景物拍摄 8招掌握花卉摄影技巧

    相信大部分喜爱拍照的人,看到漂亮的花花草草,都会忍不住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翻翻过去几年拍摄的照片,发现以花草为主题的还真不少。这样拍了几年下来,虽然说不上专业,但也拍出不少心得。在这…

    2015 年 9 月 11 日
  • 美食摄影构图的斑马原理法则

    在生活中,总是会临时遇到一些令人心动想要摄影的题材。如果拍摄现场光线很平(散射光)或是光量微弱(贫光),身上却又没带闪灯或是只带了小傻瓜相机,这时该怎么办?利用斑马原理的构图法则,…

    2015 年 8 月 21 日
  • 静物摄影

    静物  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可以当作在技法上或创作力上的一种练习,藉此提高对构图和用光的理解。如同画家一样,摄影师可能凭借静物照去传达对色彩、形态、影调、质感和构图的想象。 静物的布…

  • 自然摄影找寻进入自然界的密码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走过了2012的四季,分享在自然微距摄影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其实无论是蝴蝶、蜻蜓这样的昆虫,还是蛙和蛇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