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荷难,难在拍荷的人太多,影友对荷花的钟爱,产生了大量的精美荷花作品。水涨船高的作用下,观赏者对于荷花作品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荷花的拍摄需要尝试更多技法,超越简单的记录式拍摄。技巧丰富才能更好地在作品中融入主观的情感,超越平凡的视界,增强作品形式的美感,提高作品内容的深度、动人的力度。我的家乡微山湖素有中国荷都之美誉,每年夏季,湖内数十万亩荷花连片开放。如何拍好荷也便成了我多年的愿望,我努力追寻荷之足迹,观荷舞、听荷语、品荷韵、悟荷境、表荷魂,现根据我和其他影友的作品将感悟与大家分享。
荷花既有君子之风骨,亦有仙子之柔情,微风吹来,荷花婀娜多姿之身影会让人陶醉,而表现其柔情其神韵用多次曝光手法能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多次曝光可使瞬间延续,可使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景象互相融合,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正因为如此,有人将多次曝光称为“摄影蒙太奇”,其艺术魅力仿佛是电影镜头之间的衔接一样,非常有利于表现主观情感、感受。《别有池塘一种幽》这幅作品,采用了虚实结合、两次曝光创作而成,第一次实焦正常曝光拍摄荷花,第二次减0.3曝光量,虚焦并稍微移动相机位置拍摄。《一帘幽梦》采用的是虚实两次曝光拍摄。多次曝光也可上下、左右抖动,但应做到虚实结合,实重虚轻,以虚衬实。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如何表现出来,在实践中,我摸索出在曝光中运用传统的变焦手法拍摄。《清风送香远》是利用早晨的逆光拍摄,因为早晨光色调效果明朗,光比大,方向性强,物象受光面会出现金黄色。本片我选择色彩有所不同的荷叶作为前景,采取了两次曝光,一次以实焦拍摄荷花,然后减0.7的曝光量变焦过程中按下快门,最终画面产生了如梦如幻的动感效果。变焦时光圈F22,速度1/20秒,运用了三脚架、快门线。选择的速度较慢,是为了给变焦过程留下足够的时间,拉出较长的线条,最后裁成方片。《荷舞》是直接采用变焦中按下快门的方法一次拍成,速度1/15秒。
折返镜头能产生如梦如幻的圆圈。我用的是尼康500mm/F5.6折返镜头,折返镜头对焦比较困难,容易抖动和跑焦,最好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折返镜头拍荷花,要充分利用逆光。日出日落时的阳光不太强烈,是理想的拍摄时间。要懂得寻找和发现荷塘里和荷塘周边的光亮物体,包括荷叶及荷花上的水珠,及荷塘周边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的光亮点等。这些亮点在焦外时才能产生美妙的圆圈。作者李鸿飞的《意象荷塘》在使用折返镜头的基础上,还利用了多次曝光,把圆圈与主体更美妙地结合。他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比如,正旋、反旋镜头焦外的圆圈大小是不同的;多次曝光时,记得给主体留个较暗的背景。作者有时剪一个黑纸板,第一次曝光时通过遮挡事先留出主体的位置,并把取景网格线打开,以准确地记住所留的区域。
拍荷手法灵活多样,在艺术创作中可以任意发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拍摄《美人笑隔盈盈水》这幅作品时,我观察到荷花主题周边的荷叶在水面形成了美丽的倒影,柔情地围绕着娇艳的荷花,红黄绿墨和谐相称,当时感觉不能用直白的手法拍摄,于是采用了在慢速曝光中旋转相机的方式进行拍摄,呈现出了一幅动感飘逸甚至活泼欢快的艺术画面。拍摄数据光圈F32,快门速度1/8秒,曝光补偿减1挡。
如果您没有昂贵的大光圈长焦镜头或特殊的折返镜头,只有最大光圈较小,甚至是浮动光圈,虚化能力有限的长焦普通镜头,想要得到梦幻的焦外虚化效果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自制一个简单的柔光镜。可用白色纱布或丝袜蒙在镜头前,中间挖一个孔。这样,就实现了有孔部分对应的画面比较清晰,其他部分得到虚化、柔化的效果。而且,根据主体所在的不同位置,可灵活移动孔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将镜头尽可能贴近前景,透过前景拍摄,以实现虚化效果,这两种技法的效果见上图。
当您用心观察荷花,与荷花长期相处后,会发现荷花有着种种不同状态的美。风中的荷花摇曳多姿,雨中的荷花可能凄楚可怜,雾中的荷花会显得朦胧含蓄,弱光下的荷花显得神秘浪漫。如何把不同状态的荷花韵味表现出来,值得研究。比如,每当看见娇艳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都令我身心愉悦,可是怎样把这种感觉传递出来呢?我想到了慢门拍出动感,但又需要保持主体具有一定的清晰度。所以,根据风速,我尝试调整快门速度,控制动静效果的对比,当调到1/6秒时,效果比较理想,见右图。本图的背景为水面,在慢门下,上面的亮点拉成线条,像雨丝一样迷人。
如果您没有昂贵的大光圈长焦镜头或特殊的折返镜头,只有最大光圈较小,甚至是浮动光圈,虚化能力有限的长焦普通镜头,想要得到梦幻的焦外虚化效果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自制一个简单的柔光镜。可用白色纱布或丝袜蒙在镜头前,中间挖一个孔。这样,就实现了有孔部分对应的画面比较清晰,其他部分得到虚化、柔化的效果。而且,根据主体所在的不同位置,可灵活移动孔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将镜头尽可能贴近前景,透过前景拍摄,以实现虚化效果,这两种技法的效果见上图。
色彩是摄影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好背景的色彩对于主题的突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荷塘幻影》这幅作品,我充分利用了500mm折返镜头,把主题之外相距较远的背景压缩在同一画面,使背景很好地进行了虚化,并出现了一些梦幻的光圈,使主题的点和背景的点相互呼应。另外,背景暖色与前景冰面的冷色形成了色调的对比,给人的视觉带来了很大的跳跃感。当发现了有趣的主体后,如何为它选择背景,选择什么样的背景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觉得面前的荷花怎么拍都显得直白,或者排列比较混乱,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背景进行衬托,那么可以尝试为它找一个特别的前景。因为,前景是最灵活多变的,我们难以改变被摄体,但能够轻易地改变前景。一个平淡的被摄体,很可能因为一个独到的前景而活力四射。比如右面的作品,远处的荷花静止地排列,在侧光的照耀下色彩艳丽,但直接拍摄显然流俗,因此作者继续走动,改变观察角度,透过芦苇的缝隙观看这组荷花,直到找到一个疏密得当的位置,把焦点对在荷花上,用最大光圈虚化前景进行了拍摄。
常在“荷”边转,必有新发现。如果说技巧的融入是一种对原有景物的加工、创造,多少有些人工干预的痕迹,那么在荷塘中发现新鲜有趣的现象并合适地表现出来则更显得意趣天成,妙手偶得。如《荷趣》。清晨,一片荷叶被阳光照射得透明一般,一只蜻蜓飞了过来,隔着荷叶,正落在了荷花对应的位置上;再如《花下情思》,作者突然发现了荷叶上安静休息的青蛙,为荷花增添了新趣。看完这两幅作品,令我想到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就是从生态的角度拍摄荷花,可以用纪实的方式创作,但仍需观察、提炼,拍出不易被人发现的生态之美。
阴天或薄云遮日的天气条件下,荷塘中水面的颜色往往和天空一样显得一片灰白。此时,许多影友往往会认为不适合拍摄,其实不然。完全可利用这种灰白的水面作为背景,拍摄高调的作品。《睡莲》就拍摄于这样的天气环境下,并且是从一个高角度使用长焦镜头向下俯拍,这样更有利于把水面作为整个背景,然后适当增加1-2挡曝光,使背景更亮,后期再重点增加花朵的饱和度,略减淡荷叶的饱和度。阴天或薄云遮日时,景物色彩还原柔和细腻,反差较小,不会有特别强的偏振光,但如果使用偏振镜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面对荷花,大体可分为写实与写意两种拍摄手法,无论哪种手法,都应该融入作者独到的观察、个人的情感。在技法上,首先要学习别人的优秀作品,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模仿并力争创新。在千姿百态的荷花世界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探索出自己的表达方式十分宝贵,笔者也正在努力之中。
More from my site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hehuapaish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