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出好照片的先决条件应该是对焦点准确地对在主体位置上,虽然有的摄影师会故意失焦制造画面中的朦胧美,但这焦点是为“艺术”而失焦,而不是为“菜鸟”而失焦。新手除了搞懂光圈、快门、ISO之间的关系外,搞定对焦点避免在重要时刻失焦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源头说起,针孔成像原理
回到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墨子就已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光学原理,也就是说,倒影的形成在于交点,影的大小则与光线长度有关。无独有偶,跟他大约同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也发现我们可以用树叶的细缝或是任何小孔来观看日蚀。透过小孔颠倒着来观看另一边发生了什么事,就是“针孔成像”。
为什么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孔就能创造颠倒的影像?原来光与水波、声波、电磁波一样,都是波的一种,当波碰上了细小的障碍物(正确地说,障碍物大小与波长接近),通常会绕过这个障碍物往前进,在障碍物后方形成圆形波,也就是“绕射”现象。但如果光波遇上了有小孔的障碍物,其孔隙大小比光的波长大很多时,可见光的波长很短,在障碍物另一侧就看不到光的绕射现象,而可看到对面物体的颠倒影像,小孔越小、圆、利,成像就越清晰。如果你懂得用底片在适当距离将其捕捉下来,就是成像感觉非常特殊的针孔摄影作品了!
对焦准确,才能完呈现模特儿的美丽。
镜头成像原理
虽然戳一个小洞就可以成像听起来很方便,但是针孔成像的缺点是模糊,毕竟光波并不是没有绕射问题,只是我们看不太出来而已。此外,针孔成像可容许的进光量实在太小了,拍什么东西都得要曝光好久,实在有点麻烦。因此,现代摄影镜头原理都以凸透镜为基础,其作用就像针孔一样,但却能利用折射原理将光线方向整理到同一个焦点上,因此影像更为清晰;而且因为凸透镜的直径比针孔大得多,因此在相同时间内可让更多的光线透过,曝光时间比针孔所需的时间更短。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外来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汇点被称为焦点,通常能够清晰呈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地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片就越模糊。
由于我们肉眼的分辨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度,当光线汇聚到一个角度之后,在我们看来似乎就与焦点毫无差别了,因此在焦点周围有一个称为“可容许模糊圈”的模糊地带,落入这范围中的焦平面都算是入焦,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如果光圈开得大,光线入射角度大,那么依照几何光学原理,光线汇聚的角度也较大,景深范围就小了;反之,如果光圈小,景深范围就大。如果是针孔,由于光线入射角度非常小,因此几乎从针孔位置到焦点之间都落入景深范围内,这就是所谓的“全景深”。这也是为什么一般都建议对焦时可以适度缩小光圈,就是要拉大景深范围来提高对焦准确度的原因。
如果被摄物的同质性高对焦不易,可视其光线环境缩小光圈以拉长景深,并以目测估计距离协助对焦,便可以提升对焦准确度。
摄影小常识 如何提升对焦准确度
1.避免将镜头光圈开到最大,以免失焦或跑焦。
2.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时,尽量针对色阶或光线对比较丰富之处对焦,以提升准确度。
3.如果被摄物是垂直面向镜头(例如抬头看着镜头的小狗),请注意焦点是否准确落在你想要的位置上,否则如果光圈大焦点又放错,清楚入焦的可能不是小狗水汪汪的大眼睛,而是湿答答的鼻子,效果有差。
4.如果快门速度落在安全快门速度以下(一般说来约为镜头焦距的倒数,例如50mm镜头的安全快门速度约为1/50秒),尽量使用三脚架辅助,或将身体靠在稳固建物上协助支撑。
5.如果快门速度较慢,建议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辅助,一方面稳定机身,一方面避免手按快门时造成相机震动而影响成像;如果没有快门线,利用相机内建的定时自拍功能也是个好方法。
失焦
虽然对焦清晰往往是照片合格与否的关键,但是失焦的照片也别有情趣,不能拘泥在清晰准确之中。失焦有两种:刻意的失焦,与不小心发生的失焦。如果后者发生的次数太多,拍摄者可能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技术;但如果失焦不仅是故意的还用得好,那就是高手了!
依照前面讨论过的,凡是不在焦平面上或没有落入景深范围内的景物,都可以算是失焦。换句话说,并不是拍得模模糊糊的就符合失焦的标准,纯粹地手震或机震导致模糊可不能算。
在光圈很大的情况下,影像很容易出现失焦的情形。这不仅是因为景深太浅使得对焦不易(如果是在DSLR上使用变焦镜头,你就会听到镜头因无法合焦发出提示音,努力尝试要对准焦,落入焦点之外的景物太多,形成大片朦朦胧胧的散景,这样也符合失焦的情况。
利用手动对焦及景深控制,可以将不想要的背景都剔除在对焦点之外,或将焦点置于意料之外处,提升构图趣味。
除了因为机器的能力有限所造成的失焦,我们还可以用手动对焦来改变失焦位置。这样可以在意料之外处将焦点凸显出来,从而改变观众对照片的印象。或者,就如同19世纪末“画意摄影”拥护者所说的:拍得清晰是工匠们的事情,艺术家要在焦点之外找到真正的艺术之美。偶尔来一点失焦,是不是也挺有意境的?
清晨走在英国乡间小路上,大片面积的微微失焦更添诗意。
More from my site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duijiao_shi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