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十九、 进行曝光测试 纽约摄影教程
既然我们已经对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照片的外观有了一定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个大问题:如何确定放大照片的”最佳”曝光时间?
答案其实很简单,按照以下步聚就可以得到最佳曝光。
第一,在目标纸上对影像进行定位和聚焦。就像我们要对目标纸进行冲洗放大那样来精确地设置。
第二,收缩镜头光圈到选定的光圈,比如f/11。
第三,移走目标纸并用一条新的相纸代替它,该相纸条从哪儿来的呢?它是提前预备好,将一张8英寸*10英寸的相纸裁成三张长条,每条都比3英寸窄一点。
第四,对整条相纸曝光5秒钟。
第五,用一块不透明的纸板,例如装相纸的盒子或一块衬衫纸板盖住试条的三分之一,将它和该条的长边平行放置。再对该条曝光5秒钟,这时该条的1/3曝光5秒钟,而其他部分则曝光10秒钟。
第六,移动纸板并盖住另外三分之一,这时试条只有1/3暴露在外面。再对它曝光5秒钟,此时试条上的三部分曝光时间都不同,分别为5秒、10秒和15秒。
第七,按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地冲洗该试条。
第八,打开室内的电灯,检查一下哪一个区域看起来像正确曝光的。如果认为正确的曝光时间是在10秒试条和15秒试条之间的话,我们可以试着制作一个曝光12或13秒的试条,或者制作一个包含11、12、13和14秒四个区域的试条。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影像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时间,用它来完成照片的制作。
这里概述的5-10-15秒的试条只是一个出发点。我们可以10秒、3秒或其他任何合理的小时间段作为增量进行试验,也可以不用三个区域,而是分为四个区、五个区或更多的区域。如图14.36。
照片所需的”正确”曝光时间依赖于下述的许多因素。
1、底片密度:较厚(暗)的底片比较薄(亮)的底片需要更多曝光时间。
2、照片的放大倍率:对底片放大得越大,放大机机头距离相纸越远;距离越远,相纸上的光线强度就越低;因此,所要求的曝光时间也就越长。
3、放大灯泡:有些灯泡的功率较高,而另外一些则较低。
4、放大机镜头:有些镜头传输的光线较多,而另外一些则较少。
5、镜头光圈:镜头光圈开得越大,到达相纸的光线越多。
6、相纸类型:有些相纸对光线非常敏感,而有些则不太敏感。
7、冲洗药液:有些药液需要更多的曝光时间才能产生最佳曝光的照片,而另外一些则只需要较少的曝光时间。
8、冲洗工艺:在冲洗过程中,一张最佳曝光的照片依赖于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比如在每一药液中处理多长时间、药液的温度保持多高以及搅动照片的次数等。
这看起来像一个冗长的列表,幸运的是,每次制作照片时我们必考虑各种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在放大过程中,它们大多数都被标准化了。我们通常使用同一台放大机、同一只镜头、同样的相纸、同样的药液和相同的冲洗工艺。
剩下的主要不同是底片的密度、放大倍率和所使用的光圈。
稍作练习后,我们就应当能够通过观察聚焦相纸上的影像亮度来估计试条的曝光程度。
我们可能对一张底片不仅仅只制作一套试条。如果所有的试条都太亮的话,可以将镜头光圈开大一挡并重复以上的步骤。如果所有的试条都太暗的话,则可以将镜头光圈收缩一挡并重新制作。
在用试条稍作练习后,为了更为经济起见,我们可以将8英寸*10英寸的相纸裁刀成更小的条来制作试条。但是也不要过小,否则我们可能在试条上看不到足够的细节,也就不能作出明智的决定。要确保将试条放到尺寸板上,能够覆盖一定宽度的细节—–覆着的影调从最亮到最暗。平行于试条的长边移动纸板,这样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几个并列的窄而长的测试区域,如图14.37所示。
要知道,在改变影像尺寸的同时,也改变了照射到相纸上的光线强度(也许我们还记得”平方反比定律”)。因此,每次改变影像尺寸时都必须制作新的试条。
而且,改用不同的相纸也必须重新测试,即便只是使用另外一包同一品牌、同一反差级别的相纸。因为,一批和一批相纸的乳剂感光度也不相同。
图14.38所示的完成照片,是基于图14.37试条中间一条的曝光时间制作的。
放大测光表
确定照片曝光时间的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使用放大测光表,有时也称”放大计算器”。和一般的测光表概念相类似,该仪器包括一个放在尺寸板上的光敏元件,它可以测出投射影像的光照强度。确切地说,该读数应当表示正确的曝光时间。
但是,在购买这种装置之前,要学会运用本课中所介绍的由来已久的技术来确定合适的曝光时间。就像普通的测光表一样,放大测光表也只是一种仪器,它不能思考。我们必须自己思考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控制曝光。因此,要用我们的大脑而不是用仪器去实践。
More from my site
原创文章,作者: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nfanjiaocheng.com/baoguangceshi